同时也被人誉之为“百兽”。人们敬虎、颂虎、爱虎、畏虎,成为千百年来的文化现象,延续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由于虎所具有的这种神威,据说在我国古代,祖先们还把它作为了一种护卫神兽,以便祛邪辟灾。特别在周、秦、汉时期,统治者在帝王陵墓前设置的镇墓兽就多有虎的形象。《风俗通义》中说:“方向氏葬日,入坟驱罔象,罔象好食死人肝脑……罔象畏虎,故于墓前立虎也”。
阔嘴人神 不见獠牙之形石峁发掘出土了一些人面石雕,见得较多的是单体石雕。发现的石条侧面上的几例神人面像,整体风格与以往的有很大不同。如果说那些单体人面偏于写实,新发现的神面则更偏于图案化。这样的构图一时找不出资料来对比,以至让人想起的雕塑,目前资料并不系统,还不便进一步讨论。不过构图的特征还是非常鲜明的,特别是这些神面都戴着华冠,这倒是与过去见到的玉雕神面有近似之处(图④)。
如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的一件玉圭,正反都刻画着神面,神面眼形与嘴形互有区别,这就是一件两面神玉圭。更早的证据还可以前溯至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出土过一件大溪文化两面神石雕像,是在一片长圆形石片的正反面雕刻出相似的神面。史前中国两面神信仰与崇拜的形成,应当不会晚于距今6000年前。分析推断古代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西王母与东王公这样的对偶神崇拜,当与更早的两面神崇拜存在关联,这种关联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般佩于身上或者置于园林之中以供观赏。其次就是以诸多佛像为代表的石窟群以及的摩崖石,石窟文化从汉朝兴起,盛于魏晋南北朝,之后各个时代皆有一定的发展,至今我国仍保存有比较完整的石窟群,其中各种姿态、各种形象的佛像不计其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另外在很多建筑的表现上也可以看到石雕的影子,比如说古桥的石质栏杆,或是一些陵园以及皇家宫殿外部的装饰物大多都是以石雕为主,其中涉及皇家的石雕多以龙形石雕为代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风水石像厂的一木雕塑于2025/4/1 3:47:0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unming.mf1288.com/ynymdiaosu-2852523693.html
上一条:不锈钢厨具厂服务周到「迅腾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