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发展历史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较早的玻璃。假设一片外片玻璃中只出现一粒镍硫砂粒,则整座塔楼的外墙只可能有4片玻璃会因含有镍硫砂粒而发生自爆。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别制作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防火玻璃安装、加工,就选云南恒业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我公司有着的技术团队,完善的服务,品质,欢迎来电咨询!
玻璃发展历史
大约在4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采光顶棚、观光电梯通道、家具、玻璃护栏等。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通性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
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防火玻璃安装、加工,就选云南恒业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我公司有着的技术团队,完善的服务,品质,欢迎来电咨询!
应用发展
一阶段
较早的建筑彩釉玻璃是单色满涂的钢化彩釉玻璃,继而出现套色多次印刷仿大理石或花岗岩外观效果的彩釉钢化玻璃。此时幕墙设计也较为保守,大多仅使用单层的彩釉钢化玻璃。之所以使用彩釉钢化玻璃,只是因为彩釉的颜色一致性比天然石材好,可大量重复而不会出现特定颜色石材因矿藏储量所导致大工程项目中明显色差的现象,且价格相对较低,重量轻,强度高,安全性好。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此阶段只是彩釉的初级阶段。
第二的阶段
建筑设计师在意识到永远是蹩脚的,创造才有生命力之后,继进而在了解彩釉工艺的基础上,逐渐推出条纹、点状、块状等简单几何图案的丝印彩釉钢化玻璃。主要用于楼板、立柱部位,起到遮蔽阻挡视线、改善美化外观之效果。此时的彩釉玻璃还是以单层钢化玻璃为主流。玻璃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它与结晶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此阶段已摆脱了模仿,步入自由发挥阶段的早期。但因建筑师并不完全了解玻璃深加工的所有工艺,故此阶段多为彩釉钢化玻璃产品应用形式,进一步复合加工的产品还不很多。
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防火玻璃安装、加工,就选云南恒业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我公司有着的技术团队,完善的服务,品质,欢迎来电咨询!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夹层玻璃报价的恒业玻璃于2025/4/2 13:58:1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unming.mf1288.com/ynhengye-285285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