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声波,其每秒的振动次数很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振荡,有两种形式:横向振荡(横波)及纵向振荡(纵波)。在工业中应用主要采用纵向振荡。超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及固体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不同。另外,它也有折射和反射现象,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有衰减。超声波传感器在测距系统中的应用超声测距大致有以下方法:①取输出脉冲的平均值电压,该电压(其幅值基本固定)与距离成正比,测量电压即可测得距离。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超声波传感器在测量液位的应用 超声波测量液位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脉冲信号,在气体中传播,遇到空气与液体的界面后被反射,接收到回波信号后计算其超声波往返的传播时间,即可换算出距离或液位高度。超声波测量方法有很多其它方法的优点:(1)无任何机械传动部件,也不接触被测液体,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不怕电磁干扰,不怕酸碱等强腐蚀性液体等,因此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寿命长;(2)其响应时间短可以方便的实现无滞后的实时测量。当加到它两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晶片的共振频率相等时,输出的能量大,灵敏度也高。
各种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传感器成为智能工业不可缺少的关键元器件.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加之今年“环保热”的不断升温。表示,没有传感器,智能工业、物联网将会是无稽之谈,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也是泡沫般存在。
随着2017年地方两会的落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壤治理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实现了全覆盖。治霾、落实河长制、对环境wei法行为“零容忍”等,成为两会期间的高频词。加之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当从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输入频率为40KHz的脉冲电信号时,压电晶体会因变形而产生振动,振动频率在20KHz以上,由此形成了超声波。毋庸置疑,环境保护已成为重要民生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感器工作原理介绍
在当前的空气净化领域,空气质量传感器几乎已经成为净化设备的标配附件,其作用是对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工作原理如下:
在传感器内部设有恒定光源(如红外发光二极管),空气通过光线时,其中的颗粒物会对其进行散射,造成光强的衰减。其相对衰减率与颗粒物的浓度成一定比例。
在与光源对角的另一侧设有光线探ce器(如光电晶体管),它能够探测到被颗粒物反射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强度输出PWM信号(脉宽调制信号),从而判断颗粒物的浓度。对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其能够输出多个不同的信号加以区分。你可以在信号的输出端用计数器分频后用耳机就会听到有无信号输出,若有说明超声波发射没问题。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超声波传感器公司的台湾研新于2025/5/8 20:04: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unming.mf1288.com/twyx2016-286103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