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灌溉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优点科学灌溉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正逐步被大家认可和使用,但由于资金和认识上的欠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业内同行努力去做。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资,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近年已在广西、吉林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在水稻区大力推广。
避免过量灌溉
目前,大多数灌溉水都不可能被完全利用,有的是因为灌溉水强度大形成径流而损失,有的是因为蒸发而损失,但浪费来自于过量灌溉。具体方法:一是灌清水时,先将施肥器的吸管阀门关闭,然后将阀门开至到底,再接通有压水源,即可浇水。土壤对水的保持能力是有限的,灌溉时多使土壤含水量达到这个上限,超过此上限的灌溉水在植物根区以下通过深度渗透而流失,不能被土壤保持,也就不能被植物利用,所以在使用灌溉系统时,灌溉深度不宜超过植物主要根系活动深度。智能控制可以根据ET值设置,实现植物根系不同灌溉深度的目标。
实现间歇灌溉
在坡度大和土壤渗透能力差的地方,需将浇水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进行,以免产生径流损失,实现“间歇灌溉”。
而对于生产周期较短、商品价值较低的盆栽花卉,如凤仙花、鸡冠花、菊花等,生产管理方面相对粗放,若使用滴箭微灌设备,容易造成生产投入高、产出低,频繁的安装与拆卸滴箭部分,将损害设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缩短使用年限。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淡水资源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威胁。因而,生产周期较短的盆栽花卉较少使用滴箭微灌设备。笔者曾在北京顺义地区某花卉基地看到,他们种植的大多是草花和宿根花卉,全部采用分盆种植,滴箭安装工作量大,无法疏盆,而微喷又不抗风,地埋喷头流量过大,不能奏效还浪费水源,因而不宜采取微喷、滴箭或地埋喷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喷灌机的润农节水灌溉于2025/8/2 15:56:4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unming.mf1288.com/runnong2016-288006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