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较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
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种前、催苗、生长期及冬季等种类。就发展到现阶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地面灌溉是较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种方式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但由于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广泛采用。
浇灌一般是用皮管或洒水车浇水,是中国目前园林养护、蔬菜苗木种植等领域使用较多的灌溉方式。相对漫灌而言比较容易控制,但仍然具有费水、费人工、低效率等缺点。
滴灌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是通过滴头点滴的方式,缓慢地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的浇水方法。(二)、滴灌带中的孔通常向上铺设,并覆盖地膜后使用,若不用地膜覆盖,可将滴灌带孔口向下铺设。过去滴灌多是用微管式的滴头,滴头的一端固定在输水管道的支管上,一端放到作物的根区附近。由于这种微管滴管滴头很细,很容易堵塞,特别是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水质比较硬,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更容易发生堵塞;另外,滴头的出水均匀性差。近几年来,已开始使用塑料薄膜带状软管,在其上直接打孔出水,出水比较均匀,而且安装方便,造价低,1-2年更换1次,十分适合葡萄园采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灌溉喷头的润农节水灌溉于2025/7/5 21:19:2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kunming.mf1288.com/runnong2016-2874461002.html